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一期对安详禅的两点新认识
 

对安详禅的两点新认识

世明

与人讨论安详禅时,发现有些人对安详禅有些误解,故写此文以澄清。

一、安详与生命的实现

一位同学说自己性情喜欢热闹,希望什么事情都试一试,认为这样的性情不可能做到安详。她认为安详便是整天安安静静的,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的心态。

要做到安详,对事情的结果不依附、不执着,这是对的;但安详并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都提不起精神。因为安详同时是一种清新的心态,即任何时候都能调动自己全部精神的心态。能做到安详的人,一旦他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做,他不会像一般人那样有许多习惯的束缚,而能立刻着手去作,心中一无滞碍。许多人把懒散当作安详,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观念。懒散与安详是格格不入的:懒散使人在明知该作某事的时候却提不起精神,实在是一种顽固的坏习气,是一种失去了生命力的心态。因此,一个人要领会安详的心态,对那种什么都不起劲的心态也是要铲除的。

这位同学说自己提不起精神时,总竭力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希望高昂才好。其实高昂也不是安详。人或许能使自己高昂起来,但假如不在自觉上用功,而只在情绪上用功,则只会耗散精神,最终会转入更沉郁的心态,只有达到更高层次的安详,才能使生命得到同时实现。从生命角度说,达到安详的过程,是一个有序化的协调过程。是一个生命质量提高的过程,安详能使人在生活中焕发出绵绵不绝的生命力,远离情绪的动荡。

安详是与生命不可分的。每一个人都会接触到生命的价值问题,这也要求我们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兴趣和特点的事业,作为自己的天赋和责任。一个没有生命目的的人极难保持安详,这样的人常处于无目标状态,缺乏责任心,易流于放任、懒散。当他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会后悔一事无成、心中难安。另一方面,一个过于强调自己事业,而不知安详的人,事业顺心则喜,挫折则忧,甚至为一时的挫折放弃自己的事业,未能摆脱私心的桎梏,也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只有能经常把安详放在心间,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自信,不懈追求,同时又不计较得失,自然福德来仪,事业获得超乎寻常的成功,生命得以圆满实现。许多参学东方智慧的人,在事业上成就斐然,世人景仰,如赵朴初居士、熊十力先生、台湾耕云先生、南怀谨先生,印度教巴佈巴圣者等等,其原因正在于他们把智慧与生命真正结合(安详是真正的智慧),达到了生命的圆满。从笔者自己的体会来说,通过对禅学智慧的参悟,自觉生命正迈向圆满。专业学习、研究心力集中,本学期不到三个月,已写作六七篇有质量的随笔和专业论文,字数计达二万五千余言,时时感到文思如涌,智慧明净,事业前途亦感开通。非安详持运,能有此福慧乎!

二、安详与禅定

这位同学也意识到安详的重要,也能尽力去调整自己的情绪。然而她说这“很难很难”,一则她说自己兴趣广泛,与安详的追求不合;二则工作太累,难以集中心力。我认为,安详实在与任何性情都不矛盾。喜爱热闹的人,要做到安详也许难些,但是,如果他能掌握一定的度,自己作得了主,安详也是会来到他身边的。初求安详,要改变许多坏习惯,比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不由自主地心烦意乱,佛学中把它称为无明习气。因而要转变某些坏习惯,达到秒秒安详,非立大志愿,作禅定功夫不可。吴明先生强调佛法贵在禅定,说的是一个人只有有意识地去学禅定,才有可能到一定阶段发现自己比先前更易于保持安详的心态。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深信,要持运安详,是非做禅定功夫不可的。

做此禅定功夫,倒不一定是指静坐(静坐是一种较好的禅定方式),若我们以为唯有静坐才是禅定功夫,实在是浪费了静坐之外的许多宝贵时间。实际上,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都可以做禅定功夫。所谓禅定,是指自心不为事务所扰,而能于事上“跳出来”,自己作得了主。在事务上能自觉自观自调心态,是“跳出来”的极旨;一个人未能达到自觉自观自调心态的境界,可以在行为上主动从纷繁的事务中跳出来,闹中求静,学会独处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学会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调节其它事情上带来的烦闷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此事上特别能专注,特别能达到安详,我们便应该有意识地用这件事去调节做其它事时带来的乱心。比如我常见有些人心情不痛快时颂诗、涂墨,而使自己乱心平息。我在这方面也有体会,心情烦乱沉闷时,不再硬着头皮去学习,出去走走,随口念念佛,回来后心境调和,能立即进入学习。事半功倍,非是妄语。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