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一期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王健

尊敬的各位编辑老师:

首先,请接受我——一个籍《禅》使生命得以觉醒、重生的青年对您们衷心的感激。

我今年25岁。很小,我就对生、死问题充满浓厚的探索兴趣。在多年的对人生问题的思悟过程中,历经了许多身心的艰辛、痛楚、苦闷、彷徨。我曾经试图从许多学问、技艺中去寻求心灵的栖泊归依之处。但都失望了,心灵一直在空虚、惶恐中飘零。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不懈的追求下,在《禅》的引导指入下,我终于接触到佛法,接触到禅,并且从中明见了生命的本来面目,确认了生命真实而永恒的属性,觉醒了生命执妄为真的沉迷。我悲喜交加,涕流泪下,感激之情充塞胸臆。

我尝试着将自己学禅的经历和感受叙诸文字,敬呈《禅》和您们。既是对您们及耕云先生等诸位大德谆谆教诲的回报,也是对无数曾与我一样正在人生路途上茫然求索的禅学青年的启发和鼓励。希望他们树立正见,坚定信心,确认真实,取得正受,完成人生的觉醒和升华。

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能为我书面开示、指正,要求赐予机会亲蒙棒喝之教,以期实现最为彻底的觉醒。即此
祝好!

                                 王健敬书

多年以前,我由于体弱多病而学练气功。在研读气功典籍的过程中,接触并开始信仰佛法,进而热衷参研起禅宗。我通过书店、寺院法物流通处、邮购等途径买来大量佛教书藉,其中包括《禅》季刊、《安详集》等。日积月累,在佛法道理的熏陶、启发下,我的身心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耕云、南怀谨、星云等人的禅学书籍和《禅》杂志,导引我走上了一条完成生命觉醒、确认生命真实的道路。我衷心地感谢这些老师、作者。今天,我终于自觉在禅学这个无门关外讨了个入处,明见了生命真实、原本、永恒的属性——觉性。没有人为我印证,我只是自觉我的悟入是真实而永恒的存在,是原本就有的绝无生灭、动摇的原始心态,是在佛不多、在我不少的众生皆具的生命共相。于是,我就勇敢地承担了下来。作为对《禅》的编辑老师、作者以及耕云先生等诸多大德的感激,我尝试将我学禅的经历和体会作个汇报,以求指正。

在我对气功作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修持之后,发现它的理论与实践很不究竟,于其深奥、玄妙处往往走入佛、道之宗教范畴,但又含混其辞,牵强附会。后来接触了佛教的一些道理,才恍有所悟,毅然放弃了对气功的执着。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接触到禅宗,我马上为之所吸引,并引发起参究、悟入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和许多初学者一样,我放弃了以往的执着,却又开始了新的执着。当时,我以为禅一定是深奥无比、充满了奇妙和殊胜的境界 。我买来大量的经典、禅籍,想从中找到入禅的门径,并且还抱着浓厚的贪求、执着心去打坐、数息、观想,做种种背觉合尘的功夫。一年下来,除了徒增一些名相、知见外,一无所获,依旧烦恼横生,心随境转,不仅那些禅籍、经典全然未懂,而且还滋生出许多诸如高谈阔论、自标洒脱的恶习。

经过一番冷静的反思和对《禅》《安祥集》等一些文章的反复研读,心灵又受到启发,于是开始了对教下基本理论全面而系统的学习。从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性空缘起到佛法的心理学、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中国佛教发展史、禅宗的源流和各期禅的特点、背景都作了认真的思悟。这个阶段的学习,为我学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深深体会到,佛法道理的人格化、生活化是每个学禅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与此同时,我参照《安详集》、《佛法要领》、《小止观》等介绍的方法开始作观心觉照的功夫。刚开始,妄念横生,愈观愈乱。静时观心稍为得力,日常应缘接物则时观时忘,心常为境所转去。其时,我深深苦恼于业力——生命惯性力量的不可思议,几生退转之心。但每次都是《禅》、《安详集》给我勇气,鼓舞我。继续做“一人与万人敌”的争斗。逐渐地,只要在清醒时,心中每生一念都能了然觉知,无论静中动中皆能打成一片。继而,每一念的产生和觉察几乎同步发生,即在念起的同时即已觉知,每天生活得很清醒,心境很平静,确有“清明在躬”的感受。再往后,经常出现“观无所观”的心境“空白”状态。我前后读《安详集》二十余遍,书都被翻得旧烂。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和理解,信心更坚定一分,观心功夫也深入一步。而在观心功夫有新的体会之后再读斯书,亦愈见耕云先生诲人不倦的一片慈悲婆心。

为了检验自己的定力,我常到最热闹的街市去散步。常常是一两公里喧嚣、繁华、人流如涌的街道走完了,心境仍是清明无染。走在人群中,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但所有色、声、香、味、触到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止住了,没有进入意识而产生分别、执实心。

随着观心功夫的深入,我的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所经历的事再回头忆想,就觉得很恍惚、很遥远,难以引起心境的恋眷和动荡。烦恼明显减少,每天时间过得很快,而且确有“梦境”般的感受。这也许是由于只观当下一念而放弃了对所过之境的执着和未来之境的攀缘而产生的“无住”境界吧!

在这期间,我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挫折和失意。有些打击,在常人或以前的我都是难以忍受的,但是,凭藉佛法的正见和学禅的受用,我怡然地接受了这些逆境,将其作为对我修禅功夫最严格、崇高的检验,并在此间作了更细致、深刻的反观功夫和对佛法更亲切的领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争知火里好栽莲”,至此方有至真的感受。

1991年10月的一天晚上,我信手拿起一本《禅的故事》,随手一翻,是德山悟道的公案。德山禅师不信顿悟成佛之道,自恃研习《金刚经》有得,背起洋洋洒洒数卷《金刚经·注疏》去南方论辨。路途饥渴,向一位老婆婆买点心充饥。老婆婆得知他是研习《金刚经》的禅者,就对德山说:“你若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免费供养你点心。《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么你现在要点哪个心?”德山茫然无对,只好落荒而去。这则公案曾看过多遍,但那天看后,凛然触动,身心洞然若开,随即拍桌摔书大笑而叫:“苕德山、苕德山,执言著相随经转,放下三心拿起饼,婆子蚀本我饱餐”。当此时也,我的心态全然进入,经那婆子一点,“三心”顿断,一念不生。于一念不生时又了然觉知,非同木石。既放下对“三心”的执着,一念回光,所剩下的不正是我人的原本心态、本来面目、生命永恒的属性——觉性么?我们众生从小至老,从外看,身形相貌时刻变化(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七天全部更换一次,已非前“我”);从内看,思想念头更是须臾不停。执着四大之身、六尘缘影之心为“我”者,实在了不可得。而唯一恒常不动,无生无灭、如其本来的不正是这一念不生而又了然觉知的心态么?我们一切的念头如波浪从这觉性的大海中产生、灭亡,迁流不断,而这生命的觉性却始终无动摇无增减。我除了拿起婆子的点心道声“谢了”、扬长而去之外,还需要用分别心去思考、揣度,搜肠括肚地答辨吗?德山未悟前和我们众生一样,执着“不可得”的“三心”为实有。而当婆子让他放下“三心”道一句时,他恐慌了,因为他执妄为真已成习惯,让他突然放下,他归宿何处?正如黄檗禅师所说:“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既然不敢“忘心”,那么就永远只有随着有生有灭的“三心”颠沛流离,造业受报,生死沉浮不断,永无自主之时。殊不知,万缘放下,真常顿彰。“打得念头死,方许法身活”。若无悬崖撒手的丈夫气概,怎能自度度他、完成生命的觉悟。也唯有明见了这生命的本来属性,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归宿和依托,才真正消释了人生的疑难和重负,才真正感到从前执妄为真的可悲和可笑,才真正体悟“日日是好日”的生活旨趣,才真正确认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真实内涵。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见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伟大、壮观的气象,竟是如此平淡朴实;这为之穷经皓首,憔悴身心、“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辛苦求索,竟然丝毫不曾离于日常机用、举首扬眉之间。至此,再去读《坛经》、语录、公案典籍、机锋棒喝,竟是那样真实不虚如叙本来,那样亲切易懂如语家事,那样沁人心脾、一笑会心。那悯天忧人的博大心襟,那巧设方便,应机度人的渊深智慧,怎能让人不悲喜交加、涕流泪下,感动于他们谆谆的慈悲婆心!

回顾自己学禅几年的历程,充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欢愉,其中滋味唯许自知。尽管禅宗是个没有既定门径可通达的无门关,但它毕竟也不排斥语言、文字的方便指入。我总结了几点学禅的体会,提供给初学者参考:

一、重视佛法基本理论的学习,把佛法道理人格化、生活化,唯此方能抵制邪见的污染,完成对心灵尘垢的净化。

二、端正学禅目的,不哗众取宠,追玄求妙,精诚地探求人生真理,完成生命的净化和觉悟。

三、脚踏实地地做好观心觉照功夫。我认为这确是学禅最稳当、最得力、最契机的法门。

四、广泛地阅读禅籍,包括禅师们小参、上堂等开示语录、公案故事以及他们悟道机缘。要进入状态、反观心态地去读。

五、不追求境界,不执着身心感受、体会,时刻放下。

学禅多年,我从中得到了不再动摇、不被欺瞒的真实见地和受用,我的生命得以觉醒,本性得以确认。但是,我的悟入仅仅是个开始,还须时刻护持这觉性不再被污染、迷失,时刻做“一人与万人敌”的辛苦斗争,彻底地扭转习气——从前执妄为真的生命惯性,完成人生的自我主宰和完善。虽然确认了生命的觉性,但它的从何来、从何去还未洞澈,还须“一番寒霜苦”。同时,我也希望有机会蒙受诸方老师的当机棒 喝,真正“翻身触破太虚空”,完成人生最为彻底的觉醒。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