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2年度第一期略论法融牛头禅法之特点
 

略论法融牛头禅法之特点

洪修平

按照禅门的通说,法融(594—657)为四祖道信门下旁出,受道信印可而别开牛头禅一枝,身当初祖,传法六代。对于这种说法,近代学者颇多怀疑。尽管人们对六代传法的世系和牛头法融出自道信门下的说法存有怀疑,但法融的禅法思想对惠能南宗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这却是历史的事实。研究法融为代表的牛头禅法对于理解南能北秀的分化以及惠能禅的思想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关于牛头禅法的特点,宗密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中曾作过概括,认为它是“以本无事为悟,忘情为修”,他说:

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已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

按照宗密所记,牛头宗的禅法显然是以般若三论的无所得思想为依据的。心境本来空寂,万法如梦如幻,这正是大乘般若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从这种思想出发,法融便认为执著有为迷,本无事为悟。迷即情生受苦,悟则忘情绝苦。把苦因归之于执有而情生,这与魏晋时期著名的般若学者慧远所说的“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其生不绝,则其化弥广而形弥积,情弥滞而累弥深。……是故经称泥洹不变,以化尽为宅;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沙门不敬王者论》),在思想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慧远是个义学沙门,他要求的是通过“反本求宗”而“不以生累其神……不以情累其生”(同上),以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证入涅槃;法融则要求“以忘情为修”,通过“丧已忘情”的修习而体悟万法如幻的真谛,体现了他既是一个义学沙门,也是一个禅者的特色。法融的“本来无事”与后世南宗所传的惠能“本来无一物”的得法偈,意趣是相通的。

对照道宣《续高僧传》所记与现存的有关法融的思想资料,宗密以上所作的概括是大致符合法融思想的。道宣在《续高僧传.法融传》中说,法融早年“翰林坟典,探索将尽”,乃叹曰:“儒道俗文,信同糠粃,般若止观,实可舟航”,于是,在十九岁那年便入茅山依“三论之匠”炅法师出家。又往牛头山,曾住佛窟寺八年,遍读寺内所藏之内外经书。法融认为,“慧发乱纵,定开心府。如不凝想,妄虑难摧”,因而“凝心宴默于空静林,二十年中,专精匪解”。后又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别立茅茨禅室,“日夕思择,无缺寸阴”。曾于岩下讲《法华经》,并受邑宰之请而在建初寺讲扬《大品》,听众达千人。可见,法融是一个由般若三论而入禅门,弘法与躬行并重的大师。《宗高僧传.昙璀传》中曾称法融为“东夏之达摩”,并记他对门下昙璀的教诲曰:“色声为无生之鸩毒,受想是至人之坑窟”,这与宗密所记的“忘情为修”也是一致的。

法融的思想资料,除了现存的《心铭》之外,《宗境录》中还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其中引用了《华严经私记》、《法华名相》等,据日本古经录所载,法融是有这些著述的,因此可以作为参考。另外,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十一之上中曾说:“牛头融大师有《绝观论》”,《宗镜录》卷九、卷七十七和卷九十七分别节引了《绝观论》的部分内容,近代又发现了好几个敦煌本《绝观论》,其中有《宗镜录》卷九和卷七十七所引之文(分别见之于第16-17与第23则问答》,但都没有《宗镜录》卷九十七所引的内容,这些也可以作为参考。而《心铭》一篇则代表了法融的禅法思想。此文四字一句,共一百九十八句,七百九十二字,并见于《全唐文》卷九百零八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下面以此为主,分析一下法融禅法的特点。

牛头法融的禅法是立足于“心镜本寂”的般若三论思想而展开的。在《心铭》中,法融开门见山地提出: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

在他看来,“三世无物,无心无佛”,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都是如梦如幻、本性空寂的。所谓境者,乃是迷情妄执,并悉是心;所谓心者,寂灭为性,随境而起。无心无境,心寂境,便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他说:“六根对境,分别非识。一心无妄,万缘调直。……开目见相,心随境起。心处无境,境处无心。将心灭境,彼此由侵。收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随心灭,心随境无。两处不生,寂静虚明。菩提影现,心水常清。”《宗镜录》卷九十七所引的《绝观论》中一段话与此思想是一致的,可与此相互印证:“问云:何者是心?答:六根所观,并悉是心。问:心若为?答:心寂灭。”

由于无心可守,无境可观。因此,法融在禅修实践上强调的就是“绝观忘守”。绝观忘守所要求的是无心、无修、无证。他说:“欲得心净,无心用功。纵横无照,最为玄妙。……将心守静,犹未离病。生死忘怀,即是本性。……目前无物,无物宛然。不劳智鉴,体自虚玄。”他反对任何有计较执著的修习,认为“一心有滞,诸法不通。”计较则乖常,求真则背正,分别凡圣,只能是烦恼转盛。只有“一切莫作”、“一切莫执”的无修而修,才能达到“冥心入理”之境:“莫灭凡情,唯教息意,意无心灭,心无行绝。不用证空,自然明彻。灭尽生死,冥心入理。”
这里所说的“理”,法融亦称之为“道”,它并不是一个精神实体,而是离一切限量分别的空,是无二无别的如。它不在内,不在外,同时又无处而不在。《绝观论》中说:“道无所不遍也”,一切都是“本来合道”的,草木瓦石亦尔。然凡夫有心而妄立我身,故就情约事而言,即非正道。若了知幻化虚妄,即自然合道。“经云:于一微尘具含一切法,(一切法)皆如也。一切众生亦如也。如,无二无差别也”。(见《绝观论》第33-35则问答)可见,法融的“冥心入理”与惠能南宗禅是有相似之处的,特别是江西马祖道一的“触类是道,任心为修”,与牛头禅法更是相通的。法融的道或理,指的是万法自然如如之道,他的无修无证正是基于此“道”而提出来的。他说:“高卧放任,不作一个物,名为行道。不见一个物,名为见道。不知一个物,名为修道。不行一个物,名为行道。”(《绝观论》第45则问答)通过无修之修而达到无心无境、心寂境如之境,便是法融所说的“冥心入理。”

在法融那儿,万法如如为道,自心无心亦为道。无心之心即是空寂之心,它是本无,是性空。对此,法融曾作了专门的说明。他根据般若性空之义来强调“身心毕竟空”,他说:“众生计有身心,说境像破身心。众生著镜像,说毕竟空破镜像。若知镜像毕竟空,即身心毕竟空,假名毕竟空,亦无毕竟空。”(《宗镜录》卷四十五)由于般若之空并非绝对空无之空,它是即假而空,是万法的本质,因此法融又说:“直是空心性,照世间如日。”(同上)法融在《绝观论》中也说:“心为体……心为宗……心为本”(《宗镜录》卷九十七引)。这里的心即是空寂之心。基于这种“空寂之心”来修禅,法融便赋予了传流禅法所强调的“安心”、“修心”以新的含义,他以不修为修,以不安为安:“汝不须立心,亦不须强安,可谓安矣!”(《绝观论》第1则问答)法融的这种思想对惠能南宗禅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从后世流传的在达摩、惠可、僧璨、道信之间皆有“觅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之类的问答以及《坛经》所说的“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惭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种体、宗、本三者并举而统一于人们当下之心的思想中,皆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

由“心境本寂”、“绝观忘守”再到“以不安为安”,这体现了法融由般若三论之义解而趋于禅心之证悟的禅宗特色。法融对心境本寂,特别是对空寂之心的论述,更多的不是从哲学本体论或宇宙论,而是从修证契入的禅家立场来加以说明的。在大乘般若学中,心性的本寂、本觉、本净、本空等具有相同的意义。法融将这种思想引入禅观,对觉智、迷悟、定慧等问题作了独到的解释。他在《心铭》中说:“前际如空,知处迷宗。……知法无知,无知知要。”这正是解空大师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所发挥的“有所知则有所不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的旨趣。但法融更进一步地从心性的迷悟上来论述这个问题。他认为:“觉由不觉,即觉无觉。……知心不心,无病无药。……迷时舍事,悟罢非异。本无可取,今何用弃。”关键在于无心取舍,取舍两忘。由此而显的便是正觉,便是智。他说:“实无一物,妙智独存。本际虚冲,非心所穷。正觉无觉,真空不空。”“灵知自照,万法归如。无归无受,绝观忘守”知即是无知,即是迷:无知才是觉,才是悟,无虚妄之知,便显灵觉妙智。这里,法融从心性本寂而趋向了心性本觉,自性觉悟。他在《绝观论》中用这种观点解释了定与慧、智与境等问题。他以心的寂灭与静止为定,为卷,为境;以心的照用与起解为慧,为舒,为智;将定慧、智境归之于一心的卷舒、寂照。这样,所谓迷与悟、定与慧的区分当然就是相对的方便说法了。惠能禅所强调的定慧等学、自性般若、识心见性、自性作佛等思想显然已在这里张了本。《心铭》还涉及到了顿悟的问题,例如认为菩提本有,烦恼本无,通过无修而修可以“诸缘顿息,一切不忆”,等等。这些思想对惠能南宗顿悟说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

法融以后,牛头禅进一步发展了“心为宗”、“识心见性”(玄挺语)的思想,突出了“求佛之人,不作方便,顿了心原,明见佛性,即心即佛,非妄非真”(牛头山忠和尚语)而与惠能禅合流。因此,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中把牛头与惠能门下石头一系同归入“泯绝无寄宗”,他说:

泯绝无寄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法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

在宗密看来,“泯绝无寄”并非极致。他说:“有一类道士、儒生、闲僧、泛参禅理者,皆说此言便为臻极,不知此宗不但以此言为法。”(同上)他认为: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是亦说此理而非所宗的。这反映了宗密作为一个华严学者而又兼宗荷泽的立场,但他认为牛头禅与惠能门下,特别是石头一系有一致之处,则是合乎事实的。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