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91年度第二期《宗门武库》注释·讲解
 

《宗门武库》注释·讲解

楼宇烈等

十二、云顶山敷禅师①,成都府帅请就衙内升座。时有乐营将,出礼拜,起,回顾街前下马台云:“一口吸尽西江水即不问②,且请和尚吞却街前下马台,”师展两手唱云:“细抹将来③。”乐营将于此有省。

注释:

云顶山敷禅师:宋曹洞宗禅师云顶德敷,嗣获国知远。这则故事在《嘉泰普灯录》及《五灯会元》中也有录。
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是一则公案,为马祖道一答庞居士语,“上堂,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古尊宿语录》卷一)

细抹将来:据《书言故事·乐技类》载:“州郡公宴将作曲,伶人呼细抹将来。盖御宴乐,先以丝声发之,后以众乐和之,故号细抹将来。”德敷此处用此语意诸谓事皆有先后次序。

讲解:

一次,成都府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请敷禅师到衙内升座讲法,一个主管乐舞的官员出来向敷禅师提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套用了唐代马祖道一禅师的一句话。从前庞居士问道一什么人能作到不为万物所系累,当时道一禅师回答说等你能够一口吸尽西江水时我再告诉你,意思是庞居士未修初级禅法,便躐等问上乘。乐营将想借此难倒德敷禅师,他说既然禅师是高僧,必定已经达到了一口吸尽西江水的境地了,不过今天不必请您一口吸尽西江水,只请一口吞掉门前的石头台子给大家看一看。德敷伸两手作奏乐样,口中唱道“细抹将来”,意谓一口吸尽西江水只是禅宗用指修行后达到的境地,并不是要人真正去吸西江水,正如宴乐时要从丝声开始一样,不能一下了就众乐齐奏,乐营将经点化后有所省悟。

十三、自庆藏主①者,蜀人,丛林知名,遍参真如②、晦堂③、普觉④诸大老⑤。游庐阜,入都城⑥。见法云圆通禅师⑦。与秀大师⑧偕行到法云⑨。秀得参堂⑩,以庆藏主之名达圆通,通曰:“且令别处挂搭11,俟此间单位空即令参堂。”庆在智海12,偶卧病。秀欲诣问所苦,而山门无假13,乃潜出智海见庆。庆以书白圆通,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得书知之,夜参大骂:“此真小人,彼以道义14故,拚出院来讯汝疾,返以此告讦,岂端人正士所为。庆闻之逐掩息。丛林尽谓: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注释:

自庆藏主:自庆,人名,生平不详。藏主,佛教寺院中主管经籍的人。

真如:宋临济宗僧,大沩慕哲禅师(1035-1095),号真如。俗姓闫,江面抚州人,翠岩可真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十二有传。

晦堂:宋临济宗黄龙派僧祖心(1025-1100),俗姓邬,号晦堂。黄龙慧南法嗣,继黄龙之席。《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三有传。

普觉:宋临济宗黄龙派创始人慧南(1002-1069),俗姓章,嗣慈明楚圆。敕谥普觉。《禅林僧宝传》二十二有传。

大老:大德,即年高德重的高僧。

庐阜:庐山。都城:这里指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圆通禅师:即法云秀。参见第五则注⑥。

秀大师:生平不详。

法云:法云寺,圆通禅师为主持。

参堂:禅林中指新加入僧堂之成员为参堂,亦即“初入堂”。

挂搭:参见第九则注⑧。

智海:智海寺,当时大伪慕哲为该寺为住持。

山门无假:山门,佛教寺院的外门。此处意为不准出寺院。

道义:此处指人际交往中的道德。

讲解:

这一则是讲禅宗寺院中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问题。

自庆藏主得了病,秀禅师出于关怀,偷偷跑出寺院,前去慰问自庆藏主。自庆藏主却写信给圆通禅师,告发了秀禅师。圆通禅师接信后,却大骂庆藏主此举不顾道义,是小人的行为。病中的庆藏主听到这一顿骂后,不知是因生气还是羞愧,便咽气死去了。

如果从维护寺院规矩这方面来说,庆藏主的行为没有错,然而圆通禅师所不满的是他不顾道义,也就是不讲人情。这里,遵守制度与顾及人情发生了冲突,二者也是难以两全的,这就需要视具体情况衡量轻重,而采取权宜之便了。(陈继东)

十四、抚州明水逊禅师①,在法云②侍者寮③时,道林琳禅师④挂搭⑤,方丈特为新到茶。逊躬至寮请之,适琳不在。有同行与琳联案曰:“汝云,俟渠来,我为汝请。”逊云,僧偶忘之。斋⑥后鸣鼓⑦会茶⑧,琳不到。圆通⑨问曰:“新到在否?趣请之。”琳到,圆通令退坐榻立众前,责曰:“山门⑩”特为茶以表丛林11礼数,因何怠慢不时至?”琳曰:“适闻鼓声,忽内逼,趋赴不前。”圆通呵曰:“我鼓又不是巴豆,击着尔便屎出。”逊前白云:“是某忘记请之,某当出院。”时同行出众曰:“不干侍者与新到事,是某不合承受为渠请,偶忘记,某当代二人出院。”圆通高其风义,并宥之。

注释:

抚州明水逊禅师:宋云门僧,名法逊,为法云法秀圆通禅师法嗣。生平事迹不详。《续传灯录》卷十二有目无文。

法云:即东京法云寺。

侍者寮:禅寺住持僧之侍者所居之寮舍。

道林琳禅师:宋云门宗僧,名宝琳,苏州人,法云禅师法嗣,能发明祖意,甚得王安石的器重。《续传灯录》卷十二有传。

挂搭:参见第九则注⑧。

斋:有二义,1、《释氏要览》卷上:“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2、素食曰斋。施饭与僧名曰:“斋僧”。此处指吃斋。

鼓:即法鼓,禅林之法器。禅林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谓之法鼓;西北角之鼓,谓之茶鼓。

茶:二义,禅家之法,每日于佛祖像前供献汤以为恒例;又禅林为对新到之客僧示以优礼,有会茶之礼。

圆通:即法秀。参见第五则注⑥

山门:参见第十三则注12,此处代指寺院。

丛林:参见第一则注③。

讲解:

这是一则讲禅僧风义、修养的故事。由于琳禅师的同行一时疏忽,琳禅师耽误了会茶。当受到法秀圆通呵斥时,琳禅师,逊禅师和同行不是试图推卸责任或进行解释,而是各自主动自我检讨,表现出很高的风范和担荡的人格,从而赢得了圆通禅师的赞扬。(周学农)

十五、诸方尊宿①示灭,全身火浴②,得舍利③极多。唯真净禅师舍利大如菽④,五色晶莹而又坚刚。谷山祖禅师⑤,真净高弟也,多收敛之,盛以琉璃瓶⑥,随身供养。妙喜⑦游谷山尝试之,置于铁砧,举槌击之,砧槌俱陷,而舍利无损。岂非平昔履践明白,见道超诣所致耶!

注释:

尊宿:对德高年长僧人的尊称。

火浴:即火化。

舍利:梵语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通常指佛陀遗骨为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火化之遗骨。舍利形状不一,我国多以豆粒状者称为舍利。

菽:豆类,这里指豆粒状。

谷山祖禅师:名希祖,事迹不详。

琉璃:梵语vaidurya,意译青色宝,七宝之一,为猫眼石的一种。

妙喜:即大慧宗杲(1089-1163),佛果昭觉克勤禅师法嗣。妙喜,原为张商英给宗杲所居之庵起的名,后来就成了宗杲的一个号,《五灯会元》卷十九有传。

讲解:

这一则是宣扬禅门高僧所显示的神异。相传真净禅师火化时,“焰成五色,白光上腾”(《五灯会元》卷十七),本则中说他的舍利“大如菽,五色晶莹而又坚刚”。于是宗杲认为,这完全是由于真净禅师平时的践履一丝不苟,禅法悟解过人,所显示出来的禅异和应验。(楼宇烈)

十六、贤蓬头①,江州人。沩山真如和尚②会中角立者③,见地明白,机锋颖脱,有超师之作。但行业不谨,一众易之④。真如结庵于方丈后,令贤独处,唯通小径从方丈前过,不许兄弟往还。后二年,举首众立僧秉拂⑤,说法有大过人处,一众由是改观。后往郢州兴阳,数载道大行。示寂,肉身不坏,圆悟⑥和尚在伪山目击其事。妙喜游兴阳⑦,尚及见其肉身。

注释:

贤蓬头:名阳贤,沩山真如弟子,江州(今江西九江)人氏,丛林称为贤蓬头,《续传灯录》卷十七有传。沩山真如:即翠岩可真法嗣大沩慕哲禅师,参见第十三则注②。

会中角立:会中指门下,角立即卓然特立。

易:轻视。

举首众立僧秉拂:首众即首座。首座、立僧、秉拂皆禅林语,指寺中被选任为众开示说法者。

圆悟:即昭觉克勤(1065-1135),临济宗著名禅师,《五灯会元》十九有传。

妙喜:即大慧宗杲,见第十五则注⑦。

讲解:

这是真如禅师培养贤蓬头的一则故事。贤蓬头在真如门下聪明颖慧,解悟过人,但在行为的修持方面不够检点,真如便令他独居方丈后小庵之中,不许与外界往来,闭关二年,使贤蓬头在修持方面进步很大。然后选任他担任首座,为众讲法,受到大家的称赞,后来贤蓬头在兴阳讲法,成了造诣很高的禅师,这个故事的主旨是强调定慧双修的工夫。

十七、湛堂淮和尚①,兴元府人,真净②之的嗣③。分宁云岩虚席。郡牧④命黄龙死心禅师⑤举所知者以补其处。死心曰:“准山主住得,某不识他,只见有洗钵颂甚好。”郡牧曰:“可得闻乎?”死心举云:“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头向下,若也不会,问取东村王大姐⑥。”郡牧奇之。具礼郭请,准亦不辞。平生律身以约,虽领徒弘法,不易在众时。晨兴后架⑦,只取小杓汤洗面,复用濯足。其他受用,率皆类此。才放参罢⑧,方丈行者人力便如路人。扫地煎茶皆躬为之,有古人之风,真后昆良范也。

注释:

湛堂准和尚:即文准,参看第三则注①。

真净:即克文,参看第一则注⑩。

的嗣:亲传嗣法弟子。

郡牧:据《五灯会元》,此郡牧为豫章太守李景直。

黄龙死心禅师:宋临济宗黄龙派僧,名悟新(1044-1115),黄龙祖心上首弟子。韶州人,俗姓黄。丛林号为死心叟。《五灯会元》卷十七有传。

此颂所含之意究竟为何,甚难参透。

后架:禅林设于僧堂后方之洗面架,为大众洗面处。

参罢:禅僧每日早晚都有功课,参罢指每日例课结束。

讲解:

这一则故事中,通过悟新的介绍,显出文准禅师的奇特。然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他担任云岩寺主持后的生活描述,突出地表扬了文准禅师律已俭约,平等待人,不废劳作等作为一名禅僧应具的高尚品格。

十八、法云佛照杲禅师①,尝退居景德铁罗汉院,殿中有木罗汉数尊。京师②苦寒,杲取而烧之,拥炉达旦。次日淘灰中得舍利③无数,诸座主④辈皆目之为外道⑤。盖佛照乃丹霞⑥辈流,非俗眼所能验也。

注释:

法云佛照杲禅师:宋临济宗黄龙派僧,宝峰克文法嗣,号佛照。幼年游方,谒圆通圆玑禅师,命首众。绍兴中依真净克文大悟,出世住归宗,后被诏居净因。《五灯会元》卷十七载其语录曰:“直是呵佛骂祖,有甚麽过?虽然如是,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又谓师:“以力参深到,语不入时。”《续传灯录》卷二十二亦有传。

京师:即东京。

舍利:即佛遗骨。参见第十五则注②。

座主:寺院职位。《释氏要览》:“《摭言》曰:有司谓之座主,今释氏取学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

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资特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另行邪法。”

丹霞:即丹霞天然(739-824),石头希迁(700-790)法嗣,因骑佛故事,马祖道一名之天然,后于南阳丹霞山结庵,因名。谥智通禅师。《五灯会元》卷五有传,并载其烧佛事:“唐元和中至洛京龙门香山,与伏牛和尚为友。后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呵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拔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师曰:‘即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主自后眉须堕落。”

讲解:

禅宗以识心见性,本性顿悟为究竟,对于诵经拜佛则不甚在意。所谓即心成佛,无作无修。纯任本然,旷达无忌成了禅宗独有的特色。

这则故事中提到的佛照、丹霞烧佛像取火是某些禅宗僧人不拘泥于泥胎木偶的突出表现,并不是一般禅僧所能仿效的。另外,丹霞、佛照的行为也并不意味着对佛法的毁谤,如佛照一面说“呵佛骂祖,有什么过”。一面马上又说“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深戒放纵胡为的狂禅。(周学农)

十九、延平陈了翁①,名瓘,字莹中,自号华严居士。立朝骨鲠刚正②,有古人风烈。留神内典③,议论夺席,独参禅未大发明,禅宗因缘多以意解④。酷爱南禅师⑤语录,诠释殆尽,唯金刚与泥人揩背,注解不行。尝语人曰:“此必有出处,但未有知之者。”谚云:“大智慧人面前有三尺暗。”果不诬也。

注释:

延平陈了翁:沙县(福建)人。第进士,徽宗时为司谏,力言蔡京不可用,京深恨之,藉端入之于罪,编管袁州,复谪台州。故下文言其立朝骨鲠刚正,有古人风烈”《宋史》有传。

立朝骨鲠刚正:在朝为官刚正不阿。

内典:佛教经典世称内典。

禅宗因缘:观上下文义,似指禅师语录中所讲的佛法和对佛教经典的讲解等。

南禅师:即慧南禅师。参见第十三则不④。

讲解:

这一段先绍述了陈瓘之人品、爱好,言其熟悉佛典,议论之时颇有独特的见解,但在参禅方面却少有发明,对于禅宗所阐发的佛理往往随意解释。例如,他十分酷爱慧南禅师语录,并一一为之作了注解,但对慧南禅师所讲的“金刚与泥人揩背”这句话,他怎么也参不透,认为“此必有出处,但未有知之者”。其实,禅宗注重明心见性,黄龙系更有机锋锐敏,直指心性之家风,慧南这句话瓘并不一定是从哪本佛经中引来的,而陈却拘泥于章句之间,非得找个出处来,无怪乎说他“参禅未大发明”,正所谓聪明人面前也有三尺暗。(孙尚扬)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