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刊主页1989年度第三期沉重的哀思
 

沉重的哀思

本刊编辑部

今年上半年,继一月二十八日班禅大师日坠中天之后,从五月十五日至七月八日的四十天中,我国佛教界又有四位老法师、老居士相继辞世。他们是: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老法师于五月十七日在京示寂,享年八十五岁;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著名的藏传佛教学者观空法师,七月五日寂于福建莆田广化寺,享年八十六岁;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一代佛学泰斗吕秋逸老居士,走完了他九十四年的人生历程,于七月八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郭元兴居士,在佛教正需要他多做贡献的时候,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六月三十日在京辞世,终年七十岁。

四十天中,我国佛教界失去了四位一代禅门耆宿、佛学哲匠。巨大的损失,沉痛的哀思,佛门四众同声恸悼!

近年来,我国的佛教事业正处在渐复生机、住持弘扬乏人之际。几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佛门哲匠相继离开人世,使得佛教界已经存在的人才断层现象更为严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为郭元兴先生逝世写的挽联倾吐他老人家的沉重心情,挽联写道;

博闻强识,学海腾波,每恨相逢之日短;末法多艰,陨星如雨,常思痛哭为才难!

年老的大德要离别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佛教事业,面对这“无常”的规律,我们只能作“回天乏术”之叹;年轻的学子怎样成才,怎样使用,怎样发挥他们的光和热,这却操之在“我”。

在这眼灭舟沉,创深痛巨的时刻,本刊同仁谨向教界大德恳切呼吁:当前我们应当排除一切干扰,集中一切力量,看准有利时机,选择有利环境,培养合格的佛教事业接班人!这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我们知道,要养成一代英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才的成长,个人主观上的孜孜以求固然十分重要,而客观条件的助成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强调慎重挑选培养对象固然是重要的,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的工作同样不能忽视。对佛教界执掌教务的人来说,工作的重点是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就当前佛教人才断层日趋严峻的现实情况而言,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僧伽人材已是当务之急,当然,这并不是说一般管理人才、教务人才的培养就可放松了。我们决没有这个意思。

在沉重的哀思面前,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佛门先辈严土熟生、上求下化的宏愿,踏着他们平实坚稳的足迹,肩负他们光大遗法的使命,把佛法的甘露洒满人间。


 

地址: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禅》编辑部 邮编:051530
电话:0311-84920505(编辑部) 0311-84924272/84921666(发行部) 传真:0311-84920505
稿件箱:chanbox2004@126.com 订刊箱:chan@bailinsi.net
户名:柏林禅寺 开户行:中国银行赵县支行 帐号:1013 5005 5931
准印证号:JL01-0173
《禅》网络版/电子版
欢迎免费传播,但不得对其内容作任何修改!
Copyright 2008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